通過案例評說營商環境,展示照片暢談鄉村振興……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來自我市的6名全國人大代表,認真履行職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報告、法律草案,積極建言獻策,引起各大媒體廣泛關注。
明思路——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個關鍵詞。
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張家勝在接受湖北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去年以來,黃岡以投資之穩,支撐經濟發展之穩?!懊鞔_‘7755’標準(招商引資協議投資中工業、民營占比均超過70%,實際投資中工業占比50%,工業投資中技改占比50%)。2021年,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95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73個,民間投資增長20.8%、工業投資增長19%?!?/p>
張家勝表示,今年,黃岡將緊盯政策走向、支持方向、資金投向,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效益,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舉辦項目策劃大賽,建立重大項目儲備庫、產業鏈招商目標企業信息庫,堅持每月舉辦集中簽約、集中開工等活動,切實發揮好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為黃岡建設鄂東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支撐、積蓄強大勢能,以一域精彩為全域添彩。
穩定發展要依靠良好的營商環境保障。
“小余是蘄春縣一家大型公司的產品檢驗技術骨干,因一場沖突被檢察院起訴。正值企業疫后重振關鍵時期,為避免辦理一件案子拖垮一個企業,縣檢察院考慮小余主動到案并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對小余作出不起訴處理。小余全身心投入工作,企業的產品檢驗工作又恢復如常?!?/p>
與光明日報、湖北日報等媒體分享發生在身邊的案例,全國人大代表、李時珍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夏恒建深有感觸。他說,作為來自企業的代表,很明顯感受到近兩年來身邊營商環境、特別是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持續改變。他建議,執法司法機關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主動謀劃主動作為,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真正讓法治成為湖北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謀振興——推進產業融合提升發展質量
3月6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小組審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拿出了兩張照片,講述了家鄉巨變。
第一張拍攝于1993年冬,羅田縣黃泥崗村一群可愛的孩子在村莊里嬉戲,扶貧干部定格下這一瞬間,為13個孩子拍攝了一張笑臉照。
28年后的2021年,孩子們長大了。有人找到了其中的8個,拍下一張新的照片。當年,背景中滿山坡的泥巴墻、茅草房,而今變成了滿村的樓房、水泥路、玻璃窗。
雖然各地鄉村產業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對照產業興旺的目標、基層和農民群眾的期盼仍有差距。在接受人民網、經濟日報、新京報等媒體采訪時,劉錦秀建議,加快推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堅持把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作為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方向,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發展質量,筑牢鄉村振興的基礎。她還認為,電子商務進鄉村是當前農民產業增收的重要依托,應擴大農村電商應用,用數字經濟連通綠水青山。
農村不僅要日益富裕,還要更加美麗。全國人大代表、黃梅縣柳林鄉老鋪村黨支部書記陳燎原對龍感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十分關注。在接受檢察日報、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他介紹,龍感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亞洲最重要的候鳥越冬地,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重要中轉站和冬棲地,水質提升系統治理迫在眉睫。他建議,加大對龍感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系統治理資金支持和項目整合力度,將龍感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水質提升治理工程(截污、清淤、凈水和生態修復)納入國家規劃和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對龍感湖進行系統治理,提高龍感湖流域管理水平。
興文化——擦亮黃岡名片滿足群眾需求
黃岡有著豐厚的人文資源,戲曲和教育是黃岡蜚聲海內外的兩張亮麗名片。
全國人大代表、省黃梅戲劇院院長張輝接受中央電視臺、湖北日報采訪時介紹,國有文藝院團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堅力量,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力量,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滿足群眾文化生活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戲曲的傳承與發展受地域與空間的影響,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可持續發展。他建議,加強政策引導,突出和強化公益屬性,將地方戲曲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通過政府購買等方式,組織地方戲曲表演藝術院團到村鎮、社區、學校等開展惠民演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文藝院團活力;加強創新傳播,與現行科技發展相銜接,大力推廣適應消費者需求的新型數字化戲曲產品,拓展可持續發展路徑;建立地方戲曲保護區制度,籌資建立地方戲曲發展基金,完善保障體系建設。
把黃岡的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受援地,滿足邊疆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要求。在接受光明日報、湖北日報和兵團日報記者聯合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長何蘭田介紹,自2010年秋季起,黃岡開展“組團式”教育援疆工作,先后分10批選派128名優秀教師援疆,接收五師118名教師到黃岡市中小學校跟崗學習;2021年秋,黃岡又派出第十一批援疆教師21人。在教育援疆工作中,黃岡主動為兵團教師、家長、學生作專題講座,送教到團場;與兵團教師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對其教學、教研等工作給予指導。通過校校結對、教師結對、學生班級結對等形式,廣泛開展學校管理研討、教師隊伍交流、教育教學合作、學生聯誼互動等活動,提高五師教師綜合素質,極大地增強了五師中小學校自我“造血”功能。
教育援疆工作是黨中央賦予的政治責任,是落實第八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要求的具體行動,意義重大、使命光榮。何蘭田建議,要把教育援疆工作融入促進新疆和兵團教育事業發展的大局中統籌,融入加快推動新疆和兵團高質量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大局中推進。(楊輝 郭斯)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