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為突出“干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為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奮斗”主題,中共黃岡市委在市第六次黨代會召開后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王梁 攝)
時 間:2021年12月8日15:00
地 點:市委宣傳部辦公樓六樓會議室(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廳)
主 題:解讀黃岡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
嘉 賓:
劉君峰 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市委財經辦)主任
郭鷹 市發改委黨組書記
劉婷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閆吉 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鄧中麟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主持人:
蔡志勇 黃岡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以下為發布會文字實錄
黃岡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蔡志勇
大家下午好!今天上午,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大會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下午中共黃岡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代會情況,解讀黨代會精神,回答社會關注和媒體關心的問題。
黃岡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市委財經辦)主任 劉君峰
市第六次黨代會概況及主要精神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為大家介紹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次代表大會總體情況、重要成果和主要精神。 經省委批準,12月5日至8日,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次代表大會在黃州召開。大會歷時四天,490名代表出席會議。這次大會是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聽取和審查中共黃岡市第五屆委員會的報告,審查中共黃岡市第五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屆委員會和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今天上午,大會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勝利閉幕。會議期間,與會代表緊扣大會主題,充分發揚民主,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凝聚了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智慧和力量。 這次大會的重要成果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了一個好報告。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報告堅持對標對表和落細落小相統一、堅持繼承和發展相統一、堅持統籌兼顧和突出重點相統一,總結工作實事求是,謀劃發展科學務實,對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作出了全面動員和系統部署,凝聚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意志,是指導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行動指南。二是選出了一個好班子。大會嚴格貫徹黨中央和省委對換屆工作的部署要求,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屆委員會委員55名、候補委員10名和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39名,形成了新一屆市委和市紀委領導班子,為實現大會目標任務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三是形成了一個好會風。這次大會組織嚴密、紀律嚴明、保障嚴實,全體代表不負全市35萬名黨員的重托和737.8萬老區人民的厚望,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全身心投入大會,以高度的思想自覺高標準履職盡責,展現了良好的擔當意識和精神風貌,是一次高舉旗幟、民主團結、凝心聚力、開拓奮進、風清氣正的大會。 大會的主要精神,集中體現在張家勝書記所作的報告中。 一是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工作。大會從三個層次總結了五年來的奮斗歷程、發展變化和經驗啟示。第一個層次,主要從經濟發展健康平穩、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民生福祉明顯改善、改革開放縱深推進、治理效能穩步提升、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等六個方面,客觀總結五年來的工作成績。第二個層次,重點總結今年以來面對困難挑戰,市委所采取的行動、措施及其成效,即在對標對表中堅定方向、在思想破冰中奮力突圍、在遵循規律中加快發展、在敢打硬仗中錘煉隊伍、在狠抓落實中開創新局。第三個層次,深刻總結六個方面的實踐啟示和工作經驗,即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人民至上是力量源泉、解放思想是行動先導、加快發展是第一要務、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求真務實是成事之基。 二是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大會強調,全市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為引領,深入實施“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市域發展布局,干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作出黃岡貢獻。 三是闡述了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要義。大會指出,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黃岡的生動實踐,是老區人民的熱切期盼?,F代化是富民強市的必由之路,總體要實現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經濟體系現代化,主要特征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增強黃岡承載力、發展力、競爭力、輻射力、影響力的戰略所在。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建成區域性制造業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貿消費中心、科創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今后五年的目標是,要努力實現經濟實力更強、城市能級更高、發展活力更足、生態顏值更美、生活品質更好、治理效能更優。 四是明確了黃岡高質量發展必須把握的基本要求。大會指出,推動黃岡高質量發展,必須牢牢把握“干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這一總體要求,牢牢把握“一區兩城”的功能定位,牢牢把握“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的市域發展布局,牢牢把握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的基本路徑。 五是對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作出全面部署。大會強調,要堅定不移走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之路,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堅定不移走城市引領、城鄉融合之路,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堅定不移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之路,形成活力競相迸發、動力持續增強的生動局面;堅定不移走鄉村振興、強農富農之路,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堅定不移走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之路,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六是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出要求。大會強調,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關鍵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一以貫之強化政治統領,從嚴從實建強干部隊伍,常抓不懈筑牢基層基礎,堅定不移凈化政治生態,馳而不息深化作風建設,更加廣泛凝聚發展合力,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和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總的來看,這次大會有五個方面特點。一是凸顯了最根本的主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全篇,在對標中促看齊,在全局中謀一域,在大勢中作決策,體現了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二是突出了最鮮明的主題。干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是這次大會最激昂的旋律,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全體代表最強烈的共識,必將充分激發黃岡兒女勇毅前行的奮進斗志。三是體現了最強烈的擔當。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作為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的邏輯起點,勇擔發展之責,搶抓發展之機,直面發展之考,描繪的藍圖鼓舞人心,確定的目標催人奮進,部署的舉措求真務實。四是回答了最關切的問題。聚焦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大局,對“建設什么樣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怎樣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作出科學回答,回應了關切,凝聚了共識,明確了方向。五是發出了最響亮的號召。大會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不懈奮斗,以腳踏實地加油干的韌勁艱苦奮斗,以為民服務踐初心的使命團結奮斗,向著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闊步前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黃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 郭鷹
實施市域發展布局 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次代表大會立足黃岡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描繪了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我重點就實施市域發展布局、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有關情況向大家作個介紹。 今年7月份召開的市委五屆十三次全會,著眼貫徹落實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統籌考慮市域總體布局與空間功能、各版塊發展現狀和資源稟賦,作出了構建“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市域發展布局的戰略部署。上周,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開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座談會,應勇書記對我市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提出明確要求。剛剛勝利閉幕的市第六次黨代會,圍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這一主題,對市域發展布局內涵進行了深化拓展,鮮明地提出實施市域發展布局,是整體提升我市發展能級和綜合實力的戰略之舉,必須堅持綱舉目張,更加注重全地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把握市內市外兩個關系,發揮市縣兩個積極性,以市域發展更好引領縣域發展,以縣域發展更好支撐市域發展。對市域發展布局的深化拓展主要體現在“加快提升三力”。 一、加快提升中心城區集聚力。區域競爭的主體是城市競爭,做大做強市區,實現主城崛起,重點要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壯大城市規模。加快城市“東進、北拓”,加速黃團浠一體化進程,適時推動行政區劃調整。二是實施城市更新。改造舊城,建設新城,提升全城。構建以市區為核心的“環形+放射狀”交通網絡,打通大通道,疏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推進赤壁公園片區改造,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優化商業設施布局,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家園。三是加快園區發展。做強城區經濟、園區經濟,做大工業規模、產業能級,增強城市功能,促進人口集聚。 二、加快提升兩帶協同驅動力。市委五屆十三次全會提出建設“沿江高質量發展帶”“大別山綠色生態經濟帶”,推動“兩帶”從點軸式向扇面式演進,打造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南北列陣。此次市第六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縣市區的功能定位,要求各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以沿江、沿山協調聯動促進市域發展連線成片、整體躍升。黃州區大力發展服務業經濟、總部經濟、飛地經濟,打造首位之城;團風縣建設臨港經濟示范區,打造黃岡武漢同城化發展橋頭堡;浠水縣加快融入主城崛起,打造臨空臨港經濟合作先導區;蘄春縣打造蘄艾大健康產業集群,建設中國中醫藥健康城核心區;武穴市打造循環經濟千億園區,建設現代化港口城市;黃梅縣打造展示黃岡“重要窗口”,建設跨省跨江合作樣板區;紅安縣創建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打造全國紅色教育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麻城市打造全國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建設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羅田縣創建全國清潔能源產業示范縣,打造大別山綠色生態經濟帶旅游中心城市;英山縣創建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打造華中地區文旅康養核心區。 三、加快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h域強則黃岡強,圍繞加快全市縣域經濟發展,打造更多高質量發展增長點,抬高高質量發展底板,重點是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對標全省“三百工程”,深化擴權賦能強縣改革,打好縣域經濟發展攻堅戰、整體戰,推動麻城市、武穴市挺進“全國百強”,推動黃州區、蘄春縣、浠水縣、黃梅縣進入“百強儲備”,推動紅安縣、羅田縣、團風縣、英山縣持續爭先進位。二是大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增強縣城實力,完善縣城功能。三是實施“擦亮小城鎮”行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工業、農業、商貿、旅游等特色名鎮,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加快實施“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市域發展布局,為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奮斗。謝謝大家!
黃岡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婷
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各位媒體朋友: 黃岡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要堅定不移走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之路,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工業是強市之基,產業是發展之本。經濟實力的比拼,首先是產業實力的比拼;提高綜合競爭力,關鍵要提高產業競爭力。我們將深入對接全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抓住黃岡最具特色的產業、最具活力的企業,以特色產業培育優質企業,以企業發展帶動產業提升,做大做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光電子信息、大健康、建筑建材、先進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醫藥化工等主導產業,努力打造一批千億級支柱產業、五百億級優勢產業、兩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建成區域性制造中心,為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提供產業支撐。具體而言,開展好“五大行動”,實施好四大工程。 一是大力開展主導產業提升行動。以產業鏈“雙鏈長”制為抓手,以培育壯大“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節能環?!钡攘髴鹇孕孕屡d產業,鞏固提升“精細化工、綠色建材、農產品加工、現代紡織”四大傳統產業為重點,依托武漢這個“龍頭”,主動融入,著力強鏈補鏈延鏈,形成研發在武漢、轉化在黃岡,主鏈在武漢、配套在黃岡,融資在武漢、投資在黃岡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是大力開展現代服務業提質行動。加快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商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健康、養老、文化、旅游、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中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三是大力開展數字經濟提能行動。搶抓風口、見苗澆水、精心培育,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以5G基站、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廣“上云、賦智、用鏈”等新技術應用,用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 四是大力開展產業生態提優行動。良好的產生生態是最持久的競爭力。堅持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著力構建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政策鏈“五鏈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龍頭企業研發平臺、重點產業共性技術平臺全覆蓋。 五是大力開展工業園區提檔行動。工業園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改革創新的主陣地。著力創建規劃定位好、產業項目好、功能配套好、體制機制好的“四好”園區,支持黃岡高新區“一區多園”協同發展,支持黃岡產業園創建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支持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打造光谷“第九園”,支持黃州工業園調規擴區,打造一批百億級、千億級園區。 堅定不移地實施好四大工程。實施技改提能工程。對照“7755”工作目標,扎實開展“技改賦能、制造煥新”專項行動,每年實施技改項目200個以上。實施優質企業培育工程。建立50家重點企業培育清單,實行一個領導+一個責任單位包保的模式,制定“一企一策”,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力爭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建立擬進規企業培育庫,每年凈增規上工業企業50家。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推進產業鏈與專業招商深度對接,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鑄就“鋼筋鐵骨”! 謝謝大家!
黃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閆吉
堅持“五動”方略 推進鄉村振興
各位媒體朋友: 中國共產黨黃岡市第六次代表大會報告指出“堅定不移走鄉村振興、強農富農之路,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把老區建設成為產業旺、環境美、活力足、風尚好、韻味濃的幸福樂園”,這為我市做好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鼓足了干勁。我們將聚焦新戰略,勇當排頭兵,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一、堅持產業鏈聯動。聚焦我市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用好用活4850萬元市級財政獎補資金,緊盯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全產業鏈發展十大優勢農業產業,打造一批農業產業集群,壯大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培育一批農產品知名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并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形成“接一連二帶三”的良性互動發展,推動我市由農副產品生產向農業全產業鏈拓展。 二、堅持企業帶動。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聚集市、縣力量合力扶持領軍型農業企業做大做強,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緊密型聯結機制,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趟出“生產基地化、產品標準化、產業融合化”的發展新路子,有效地提高產業效益。 三、堅持科技驅動。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借助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機遇,加強與武漢高校在農業項目、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推行產業化開發、企業開發、協會開發等多種開發模式,著力在種業攻堅、適用技術、成果轉化上求突破,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創新供給能力,不斷增強農業科技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四、堅持品牌推動。遵循“打造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農民”的農業品牌建設思路,深挖特色農產品資源,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擴大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規模和質量,優化農產品“二品一標”產業結構,突出抓好91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產品開發及品牌認證、品牌保護和品牌推介,讓黃岡特產走向市場,讓黃岡原產深入人心。 五、堅持項目拉動。堅持以農業農村項目建設為主要抓手,緊盯2022年農業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預期目標,堅持產業鏈招商,謀定而后動,謀定而快動,一產、二產、三產齊頭并進抓項目投資,大力實施現代農業“10041工程”,即每縣每年招引500萬以上的種養殖項目100個,億元以上加工項目4個,投資1億元以上的標準化批發市場1個,建設3000畝農產品加工園1個,形成投產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 謝謝大家!
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鄧中麟
建設美麗黃岡,實現綠色崛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 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準確把握發展形勢,緊扣黃岡實際,凝聚了各方共識,反映了百姓心聲,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深入實施“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市域發展布局,為黃岡市未來發展擘畫了藍圖,是全市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行動綱領。報告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唯干唯實唯先,令人鼓舞,催人振奮。 市委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之以恒堅持生態優先,堅持不懈推動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成為黃岡人民最根本的遵循、最深刻的共識、最生動的實踐。報告肯定了過去五年全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提出未來五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任務:“‘雙碳’行動扎實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明顯,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省前列”,并從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實現金山銀山“價值”、增進綠色低碳“福祉”等三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為我們進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黃岡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此次會議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堅持紅色老區、綠色發展,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嚴守生態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的剛性底線,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一是聚焦環境治理,夯實綠色發展基礎。始終秉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保衛戰,堅持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實行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共治,加強白蓮河水庫、龍感湖、遺愛湖、赤東湖等重點水域水環境整治,實施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打好“凈土”保衛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修復示范建設,提升土壤安全利用率。切實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全面開展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二是聚焦生態修復,構建綠色發展格局。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積極推進我市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支持英山、蘄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扎實推進羅田縣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試點、龍感湖生物多樣性保護試點工作,加強對自然保護地的監管。實施礦山綠色轉型三年行動計劃,支持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水利、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等新業態新經濟。 三是聚焦低碳發展,探索綠色發展路徑。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積極探索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推動傳統產業低碳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醫藥化工、水泥陶瓷等產業綠色化改造。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統籌融合、協同增效,促進全市從生產到消費各領域、全過程降碳減排。搶抓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機遇,統籌研究、超前謀劃重大項目。推動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引導綠色消費、綠色出行,加快推進排污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 四是聚焦改革創新,完善綠色發展體系。自我加壓,創新求變,主動由行政管理局向項目推進局、產業發展局、要素保障局轉變,全面落實放管服改革舉措和“清減降行動”要求,統籌審批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構建“互聯網+環?!北O測信息平臺。充分運用智慧云、大數據,開展以龍感湖、遺愛湖水質提升和化工園區監管為突破口的綜合治理示范,提升生態環境管理精細化和科學化水平,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美麗黃岡,實現綠色崛起,以生態之美催生發展之變作出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5位發布人回答了社會關注、媒體關心的問題
記者: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黃岡要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請問如何理解和把握這一奮斗目標?
黃岡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市委財經辦)主任 劉君峰: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市第六次黨代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基于對城市發展規律的認識、當前發展形勢的把握、我市發展實際的考量。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其一,這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黃岡的生動實踐。進入“十四五”,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既是黃岡高質量發展美好藍圖的引領性標志,又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頻共振、同向而行,體現了黃岡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的信心和決心。
其二,這是省委省政府賦予黃岡的重大使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黃岡發展,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省政府關于支持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賦予了黃岡建設“一區兩城”的功能定位,支持黃岡在大別山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前不久,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座談會在黃岡召開,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支持黃岡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為黃岡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明確了新目標。作為革命老區、鄂東門戶、版圖大市、人口大市,黃岡的發展成效關系湖北發展全局。我們有責任有條件有能力扛起重任,把黃岡打造成為湖北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讓一個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崛起在鄂東大地上,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貢獻更大力量、提供更強支撐。
其三,這是黃岡老區人民的熱切期盼。當前,發展不夠是黃岡最大的實際,也是黃岡最大的問題。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承載了全市上下孜孜以盼的大城夢、工業夢、產業夢。實現這一奮斗目標,就是要堅持全市“一盤棋”,立足全面融入大武漢、引領振興大別山、主動聯通“中三角”、積極服務“雙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強化特色功能,推動人口大市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內需市場優勢、綠色生態優勢、旅游資源優勢、歷史人文優勢向發展優勢全面轉化,加快建成區域性制造業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貿消費中心、科創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謝謝!
記者:如何借力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推動黃岡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
黃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 郭鷹:謝謝您的提問。與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既是黃岡面臨的重大現實機遇,也是省委省政府賦予黃岡的重大使命。我們將牢固樹立“九城就是一城”理念,堅持“規劃同編、交通同網、科技同興、產業同鏈、民生同?!?,共推重大項目、共建重大平臺、共抓重大改革、共謀重大政策,積極配套武漢、服務武漢,打造同城化發展示范區。
一是在規劃同編上主動作為,以市區為主陣地承接武漢產業轉移、功能輻射,全面提升城市能級,為未來發展贏得空間。
二是在交通同網上擔當善為,構建以市區為核心的“環形+放射狀”的交通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的集疏運體系,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形成與武漢的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
三是在產業同鏈上奮發有為,重點對接武漢東湖高新區、長江新區,開展精準招商,實現產業轉移精準化、產業承接聚集化,加快構建“研發在武漢、制造在黃岡,頭部在武漢、鏈條在黃岡,融資在武漢、投資在黃岡”的產業布局。
四是在科技同興上敢作敢為,建好光谷科創大走廊黃岡功能區,打造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示范工程,建立離岸科創中心,引導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在黃岡,形成科技創新引爆點、產業發展支撐點。
五是在民生同保上順勢而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享受更多“同城待遇”。拓展“跨市通辦”業務范圍,積極向政務服務“跨城通辦”最優城市看齊,對標提標,盡快與武漢實現政策統一、標準一致、系統互聯、數據共享。
記者:請介紹一下產業鏈“雙鏈長”制情況?
黃岡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婷:所謂“雙鏈長”制,就是每條重點產業鏈以市領導為“鏈長”、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雙鏈式“鏈長制”。
先進制造業謀劃了十條產業鏈,培育壯大“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節能環?!钡攘髴鹇孕孕屡d產業,鞏固提升“精細化工、綠色建材、農產品加工、現代紡織”四大傳統產業。我們已經起草了2022年工作要點。構建了“四個層次”責任體系,每條產業鏈由牽頭領導、牽頭部門、鏈長單位、鏈主企業組成。鏈長單位由1個縣市區政府或市區功能園區擔任,每個產業鏈設2名副鏈長單位、1至4名成員單位、1個鏈主企業。十條產業鏈均明確產業布局園區、主攻方向、支持龍頭企業、培育重點企業、招引目標企業等五大工作重點。鏈長辦公室每季度對鏈長單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考核,實行“紅黑榜”機制??己嗽u比結果在媒體上公開,與相關部門和縣(市、區)政府領導班子及主要負責同志年度考核評價掛鉤。
記者:市委第六次黨代會上提到“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上全面發力”,請問市農業農村局如何發力?
黃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閆吉: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黃岡市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動方案》和《黃岡市人民政府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要求,緊盯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薄弱環節,以十大重點產業鏈建設為抓手,以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優化產業布局,強化要素配置,創新發展模式,打造一批優勢集群,壯大一批產業龍頭,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推動我市農業由以農副產品生產為主向全產業鏈拓展,從產品競爭向產業鏈條競爭轉變,加快實現由農業產量大市向產業強市的跨越。
記者: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們想了解藍天保衛戰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還有哪些工作舉措?
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鄧中麟:清新的空氣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不斷強化防控措施,落實防控責任,空氣質量得有效改善。今年截至11月份,黃岡城區PM2.5(細顆粒物)累計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在13個國考城市中排名第3位,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6.2%,今年空氣質量有望達到二級標準,實現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歷史性突破。
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而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環節。雖然我們空氣質量改善較為明顯,但臭氧污染凸顯,成為影響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痛點和難點。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市六次黨代會精神,以全面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在繼續強化PM2.5治理的同時,加快補齊臭氧污染防治的短板。
一是嚴控工業源污染。加快推進化工、涂裝、制藥等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有序推進陶瓷行業深度治理、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二是嚴控移動源污染。加強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達標監管;
三是嚴控面源污染。強化道路、建筑工地、堆場等各類揚塵管控;加強餐飲、汽修等行業污染治理;全面實施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
四是不斷提升監測能力。持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走航監測和重點園區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實時監測,為臭氧治理提供科學支撐。
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全市上下的持續努力,黃岡的空氣質量會進一步改善,天更藍、云更白、空氣更清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