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黃岡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舉辦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新聞發布會。對黃岡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有關情況、重點職能部門的工作經驗和成效進行發布。同時,四家單位負責人回答了社會關注、媒體關心的問題。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秦夢 攝)
時 間:2021年10月12日15:00
地 點:市委宣傳部辦公樓六樓會議室(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廳)
主 題:介紹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有關情況
嘉 賓:
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鄧中麟
黃岡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學軍
黃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閆吉
黃岡市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書記、局長 吳愿明
主持人:
蔡志勇 黃岡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以下為發布會文字實錄
黃岡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蔡志勇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黃岡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主要是介紹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有關情況,展示重點職能部門的工作經驗和成效,同時利用這個機會來回答社會關注、媒體關心的問題。
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鄧中麟
“十三五”以來,黃岡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體、公眾參與”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每年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生態環保工作,形成定期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常態化機制。印發《黃岡市委和市政府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黃岡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黃岡市縣(市、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確42個部門、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建立健全涵蓋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及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我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2018年-2020年,我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分別安排了135項、116項、81項重點工作,均取得階段性成果。經過三年努力,到2020年底,黃岡城區PM2.5(細顆粒物)累計均值3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49微克/立方米減少26.5%,比“十三五”目標值48微克/立方米減少25%;優良天數比例88.5%,比2017年74.2%增加19.3%,比“十三五”目標值73%上升21.2%,全面大幅超額完成“十三五”和年度目標任務,“黃岡藍”已成為常態。全市9個國控斷面水質年均值達標率100%;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無劣Ⅴ類水體;黃岡城區4條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改銷號。群眾飲水安全切實保障,曾經污染嚴重的白蓮河水庫水質全面好轉,長江出境我省的武穴中官鋪斷面水質持續保護優秀,確保一江清水東流。省要求我市2020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18%、18%、10%、10%,實際四項指標實際分別下降38%、18.1%、10.1%、10.8%,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全市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33625畝,安全利用率100.38%;完成污染地塊安全利用103675平方米,安全利用率100%。
全市三年財政預算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資金為433850.89萬元,實際投入資金共計736344.37萬元,超預算69.72%。累計建改各類廁所585686座。完成精準滅荒造林26.08萬畝,長江兩岸造林綠化5.4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2020年達到了43.12%。建成城鄉垃圾中轉站230座,4117個村基本建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五有”體系。完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全市共有43.6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能力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完成退圩退垸97個,還湖總面積2.91萬畝。共拆除圍欄圍網養殖面積27869.96畝,取締珍珠養殖面積7555畝,取締“三無”船舶669艘,拆解退捕漁船586艘,安置保障退捕漁民1171人。鐵路水路運能極大提升,2020年全市鐵路貨運量720.42萬噸,較2017年增長105.1%;全市完成水路貨運量5520萬噸,較2017年增長53.3%。通過“公轉鐵”、“公轉水”、“多式聯運”,推動大宗商品運輸領域節能減排。
2019年,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二,評為優秀,并被省政府獎勵1000萬元?!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得到省人大執法檢查組充分肯定。第二次污染普查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單位。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禁捕退捕工作在全國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2021年截止9月底,黃岡城區PM10(可吸入顆粒物)累計平均濃度54微克/立方米,由低到高全省排名第6位;PM2.5累計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由低到高全省排名第6位;優良天數比例85.3%,由高到低全省排名第10位。全市14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的比例為93%;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90%。
雖然,我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仍有一些工作短板:如我市臭氧污染比較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優良比例;我市湖泊達到地表水Ⅲ類以上水體的比例不高,水質有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居于高位;部分生態環保工作基礎還很薄弱,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向往還有差距。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紅色老區、綠色發展,錨定“一區兩城”功能定位,實施“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市域發展布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全面綠色轉型,讓美麗黃岡、綠色崛起成為黃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
黃岡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學軍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
下面,我將市住建局牽頭負責的城鎮生活源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通報如下:
一、工作進展
(一)全面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改造。目前,全市11個縣市區共計建設1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已全面按照一級A排放標準進行建設或者改造,日處理能力41.6萬噸/日。全市108個非城區建制鄉鎮,共計建設了98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2.86萬噸,現已全部通過省級工作驗收。
(二)加快推進污水收集管網建設。近年來,全市累計完成城市污水管網建設272.66公里,鄉鎮污水管網1344公里,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大幅提升。其中,黃岡市區累計投入污水管網建設資金2.98億元,在老城區、南湖工業園區、黃岡產業園區、光谷科技園區、臨空經濟片區、火車站經開區等6個片區建設含污水管網的項目58個,建設污水管網85.65公里,有效解決了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不足的問題。
(三)持續做好污泥無害化處置。黃岡市現運行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全部采用焚燒、堆肥、蚯蚓養殖等技術措施實現了無害化處置。市住建局聯合市生態環境局下發了《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監管工作的通知》,污泥轉運執行“四聯單”制度,加強污泥處理全過程監管。市本級遺愛湖污水處理廠污泥要求轉運車輛安裝GPS,到指定地點過磅稱重,每月對轉運聯單及過磅單進行審核。
(四)大力推進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連續三年將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列入長江大保護“雷霆行動”專項整治行動,制定了《黃岡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采取截污納管、水體清淤、生態修復等工程技術措施,對黑臭水體進行全方位整治。截止目前,各縣市區排查黑臭水體19處,完成一水一策方案編制19個,計劃實施整治項目20個,已完工13個,計劃年底前所有整治項目全面完成。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城鎮污水處理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點多、面廣、線長、參與人員多,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指揮。市政府成立了城鎮生活污水專項戰役指揮部、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戰役指揮部,由分管副市長掛帥,市住建局為牽頭單位,生態環境、水利湖泊、城管執法等部門通力配合,齊抓共管,確保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督導,落實責任。建立了城鎮污水處理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展“月報告、季通報、年考核”工作制度,市指揮部不定期明查暗訪,實行即檢查、即通報、即督辦、即整改,今年以來,先后對4個縣、市、區政府下達工作提醒函。建立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制度,對工作情況進行季度通報和年度考核。同時,督促各地加強排水、排污許可管理,加大亂排亂倒、偷排偷倒行為的整治和處罰力度,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監督考核。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發揮媒體輿論引導與監督作用,增強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污水污染防治的濃厚氛圍。在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中,我們要求各地把水體黑臭排查整治情況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評議,整治工程完工后,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是否消除黑臭的評價標準。用群眾的監督來確保我們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雖然我們在城鎮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體整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離污染防治攻堅戰總體要求、離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全力打好城鎮生活源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動等,全面推進污水管網建設改造。為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進一步提高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針對城市建設不斷拓展、污水管網不斷完善的現狀,督促各地結合實際,加快制定“十四五”污水處理廠建設計劃,提高污水處理能力。下一步,我們將啟動遺愛湖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項目建設。
三是穩步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加強市區黑臭水體日常監管工作,確保已完成整治水體黑臭不反彈。全面完成縣、市、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黃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閆吉
大家好!下面,我將全市農業農村局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可以概括為“兩個減少”、“兩個提高”和“兩個改善”。
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2020年全市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比2016年減少3.35萬噸和2788噸,下降幅度分別為9.97%和19.95%,將有效助力農業綠色發展。
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提高。一是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大幅提高。截止目前,全市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3.67%,較2016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二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大幅提高。2020年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53%,較2016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
全市農業農村環境明顯改善。一是耕地土壤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0年全市安全利用類耕地治理任務完成率達到了100.38%,嚴格管控類耕地種植結構調整任務完成率達到了100.56%。截止目前,2021年全市安全利用技術措施累計實施面積3.69萬畝次,安全利用類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措施覆蓋率達到了121%,嚴格管控類耕地,已全面禁止種植食用農作物,調整種植非食用農作物或實行了休耕,可有效防控農產品超標風險。二是養殖水域環境明顯改善。全市全面完成了江、河、湖、庫水域圍欄、圍網和珍珠養殖拆除整治,有3275畝河邊塘全面退出水產養殖,有29059畝湖邊塘實現了全面禁投;全市長江干流、7個種質資源保護區和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面實行了禁捕退捕。
二、工作舉措
(一)突出頂層設計。我們先后制訂了《黃岡市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工作方案》《黃岡市污染耕地治理工作實施方案》《黃岡市長江干流和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方案》等系列規劃和工作方案,對全市農業農村污染整治、農業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實行統籌謀劃,實施分類治理。
(二)突出重點區域。我們在全面推進全市農業農村污染整治的同時,重點部署安排龍感湖流域、白蓮河庫區等重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整治,重點抓好畜禽禁養區和水產禁養區養殖污染整治,堅持問題導向,實施專業化、工程化、標準化治理,有效遏制重點區域農業農村環境污染。
(三)突出項目建設。全市先后爭取實施了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耕地障礙修復、病蟲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區等項目,項目總投資超過14億元,建成了一批農業農村污染整治和農業生態保護樣板工程。
(四)突出宣傳發動。我們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大力宣傳貫徹相關法律法規,每年印發宣傳資料5萬余冊,張貼公告與標語4.2萬處,懸掛橫幅3800幅,形成宣傳輿論攻勢,營造農業農村環境整治的輿論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聚焦重點、聚焦持續、聚焦效果,做好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后半篇文章”,狠抓五項工作落實。
一是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化肥農藥有效利用率;
二是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強禁養區執法監管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高綜合利用效率;
三是持續推進水產健康養殖。進一步鞏固長江干流和7個種質資源保護區禁捕退捕成果,加強違法水產養殖執法巡查,推進養殖尾水生態治理示范;
四是持續推進污染耕地治理。落實優先保護類耕地保護措施,全面推進安全利用技術和嚴格管控措施落實,嚴防農產品超標風險;
五是持續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堅持肥料化還田利用為主導,擴大離田利用,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效益。
黃岡市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書記、局長 吳愿明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長江岸線管理保護,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工作部署,近年來,市水利和湖泊局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沿江六縣(市、區)開展了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長江“四亂”清理及長江流域非法矮圍清理等工作。各級水利部門高度重視長江干流岸線整治工作,長江委、省水利廳多次派出工作組來我市進行現場督導,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超常規的措施、超常規的力度、超常規的成效”,盯緊抓好長江干流岸線整治,確保取得實效。市水利和湖泊局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指導督促沿江各地扎實推進,攻堅克難,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一是開展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工作。在長江委、省水利廳的統一部署下,我市于2017年開始對全市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進行自查,并在自查的基礎上于2018年會同長江委開展重點項目現場核查,對我市212.9公里長江干流岸線利用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摸清了243個岸線利用項目基本情況。根據摸排情況,水利部、長江委依據《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圍繞防洪安全、河勢穩定以及飲用水水源的保護要求,逐項分析研判,確定我市176個岸線利用項目需要進行整治,其中整體拆除取締92個,填寫岸線利用項目登記表或備案表進行規范管理68個、補充論證并整改17個。針對整改要求,我市依法依規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間節點,按照拆除取締、整改規范、提升管理分類開展清理整治。依托河湖長制平臺,壓實河長職責和屬地責任,通過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強化跟蹤督辦、嚴格抽查復核、強化部門聯動、發揮信息化作用等多種措施,確保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截止2020年底,我市已圓滿完成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工作,累計完成拆除取締項目92個,完成整改項目17個,規范提升管理項目68個。武漢南華江北船廠等一大批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清理整治。全市共計騰退岸線12708米,完成復綠55.5萬平方米,拆除建筑物面積5萬平方米,清理棄土棄渣88.1萬立方米。
二是持續開展長江“四亂”清理工作。為對我市長江干流岸線存在的亂占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等“四亂”進行集中整治,進一步凈化長江管護空間,近年來我市先后開展了長江岸線整治戰役、長江干堤黃州段存在問題專項治理、長江(黃岡段)岸線整治提升工程等專項治理工作。沿江各地政府及市、縣兩級水利堤防部門積極行動,對長江沿線存在的148個“四亂”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共計清理拆除房屋、工棚、養殖場等建筑物135處,清理農作物及砂石堆物44處,拆除阻水建筑物20個,清理違規砂場16個,清理取締垃圾堆放點、河道排污口39個。
三是做好長江流域非法矮圍整治工作。市水利和湖泊局印發了《關于開展長江流域非法矮圍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全市長江流域疑似非法矮圍進行全面排查,并對認定為非法矮圍的黃州區禹王辦事處蔡吳廖村、萬福村、李家洲林場、東湖辦事處二里半墩、黃梅縣小池鎮石團湖村長江灘地上的魚池進行全面清理,共計騰退水面9.98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物近800平方米。
四是開展長江岸線美化亮化工作。我市在完成長江干流岸線存在問題治理后積極開展長江岸線美化亮化工作,浠水縣投資1800萬元對巴河鎮、蘭溪鎮11.4公里長江干堤進行美化亮化,通過設置小廣場、改造原防汛哨屋、更換堤身草皮、種植景觀苗木等措施,進一步美化沿江環境;黃梅縣在拆除小池鎮13家散亂碼頭后,投資4000多萬元,建設小池濱江公園,美化岸線1.6公里;市委市政府按照“生態長江、自然江灘、休閑綠地”的建設目標,謀劃了黃岡城區長江岸線綜合治理項目(濱江公園),該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建設范圍為黃州中心城區核心段5.5公里,上起二水廠取水口下游300米,下至黃州汽渡碼頭。二期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下一步,市、縣兩級水利部門將充分依托河長制平臺,進一步嚴格長江岸線空間管控,完善長江干流岸線管理長效機制,讓長江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長江大保護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黃岡是長江流域的一個重要節點,“十四五”如何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
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 鄧中麟:黨中央高度重視長江大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重慶、武漢、南京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一以貫之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黃岡是長江流經湖北的“最后一站”,境內擁有長江岸線212.9公里,占全省長江岸線的五分之一;大別山是長江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地和中部重要生態屏障,“一江一山”構成我市極為特殊的生態地位,在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決扛起長江大保護政治責任,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深入實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抓細抓實長江黃岡段生態治理與修復,取得積極成效。
進入“十四五”,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將著力抓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鞏固提升“十三五”長江大保護標志性戰役成果,堅定不移抓好《長江保護法》貫徹落實,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對破壞長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形成長江大保護的高壓、整體推進態勢。另一方面是組織開展黃岡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主要包括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綠色轉型、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及黑臭水體治理、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等六大污染治理攻堅提升行動,以及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水資源保障、長江流域非法矮圍整治等四大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提升行動。通過實施這十大行動,實現從“全面出擊向重點突破、應急治理向常態化治理、治標向標本兼治”轉變,持續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共治格局,確保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堅決做到“干在實處,加快振興,譜寫新篇”。
記者:怎樣有效整治城市黑臭水體?
黃岡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學軍:黑臭水體治理是公眾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最迫切的愿望之一,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難度較大的工作之一。黑臭水體治理是一場持久戰,要想加快黑臭水體治理進程,應從推進系統治水上著手。
一是要開展河道排水口專項整治。把控源截污作為整治黑臭水體的基礎性工作和根本性措施,解決污染源頭問題。
二是要加強黑臭水體內源治理??茖W開展黑臭水體疏浚,清理城市水體沿岸積存垃圾。
三是要推進水系溝通和活水循環。打通“斷頭河”,加強城市水系溝通,構建健康水循環體系,恢復河道生態功能。
四是要開展河道岸線環境整治。加快對河道兩岸違法建設的清理,因地制宜對“三面光”硬質駁岸的非行洪排澇骨干河道實施生態化改造。
五是要加快城市污水收集能力和處理能力建設。確保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滿足污水排放需求,做到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六是要加強排水管網問題整治,對雨污混接、排水管道及檢查井各類缺陷進行維修改造,減少污水外滲或河水地下水的倒灌,提升污水處理效益。
七是要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面落實河湖長對黑臭水體的管護責任,加強管護制度建設,防止“返黑”。
記者:怎樣有效整治畜禽養殖污染?
黃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閆吉:畜禽養殖業是我市農業農村傳統優勢產業,近幾年全市牧業產值180億元左右,占農業產值比重四分之一強。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統籌抓好畜牧業綠色發展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建立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長效機制。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意識。進一步利用各種媒體推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規、先進經驗,提高養殖業主的思想認識,提升養殖業主自覺履行生態環保的主體責任、部門的監管責任、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鞏固社會各界重視、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是加強執法監管,嚴防反彈復養。持續開展聯合執法,堅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聯防聯控,確保禁養區不反彈復養,鞏固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成果,不斷提高畜禽養殖糞污的綜合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設備配套率,建立完善規模養殖場的備案制度,不斷推進畜禽養殖規?;?、標準化、綠色化。
三是強化指導服務,推進綜合利用。全面實施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加強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推廣農牧結合、種養循環5類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5類模式包括:畜-沼-糧(菜、果、茶、林、草)模式類、畜-肥模式類、生物處理模式、達標排放模式、其他模式。
記者:我市長江干流岸線整治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鞏固岸線整治成果?
黃岡市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書記、局長 吳愿明:我市長江岸線整治工作取得成果來之不易,為鞏固岸線整治成果,我局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開展回頭看工作。自去年年底我市完成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整治后,我局已要求沿江各地水利部門常態化開展回頭看工作,杜絕已經完成拆除取締的項目及取締的非法矮圍“死灰復燃”,已經完成整改的項目出現新的違章;
二是加強日常巡查。沿江各地水利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長江沿線的巡查力度,杜絕出現新的河道“四亂”問題,做到河道“四亂”動態化清零;
三是嚴格新建涉河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管。對長江沿線新建的岸線利用項目將進一步嚴格審批,工程實施過程中水利部門將對其建設工程進行全過程監管,嚴格要求建設單位按照已批復的方案組織實施,杜絕出現未批先建、邊批邊建、批建不符等違規行為發生;
四是推動最美長江岸線示范段建設。穩步推進黃岡城區長江岸線綜合治理項目(濱江公園)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同時積極配合沿江各地政府參照已經建成的黃梅小池濱江公園、武穴江灘公園、黃岡城區長江岸線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模式,積極打造最美長江岸線示范段,將長江岸線整治工作重心由“四亂”治理逐步向美化亮化長江沿線環境轉移,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